陈与义的《雨晴》前两句写景,后两句抒情.抒发了什么感情
1、《雨晴》由宋代诗人陈与义于公元1123年(宣和五年)所作,通过描写雨过天晴的景象,表现诗人一时欣喜的情感。【作品原文】雨晴 天缺西南江面清,纤云不动小滩横。墙头语鹊衣犹湿,楼外残雷气未平。
2、这首七律描绘了酷暑雷雨过后的自然景象,抒发了诗人感受雨后新凉的舒畅喜悦的心情。 [5]首联、颈联都描绘雨晴的景象,首联写天空。“天缺西南江面清,纤云不动小滩横。
3、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“花”字,以“雨前”所见和“雨后”情景相对比、映衬,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。
陈与义《雨晴》原文及翻译赏析
《雨晴》由宋代诗人陈与义于公元1123年(宣和五年)所作,通过描写雨过天晴的景象,表现诗人一时欣喜的情感。【作品原文】雨晴 天缺西南江面清,纤云不动小滩横。墙头语鹊衣犹湿,楼外残雷气未平。
雨过云开,西南的江面清平湛蓝,一抹微云横卧江上小滩一动不动。立在墙头的叽叽喳喳的鸟雀羽毛仍湿,楼外远处不时传来几声低沉的雷声。趁雷雨后的微凉睡个安稳的好觉,赶快吟几句奇诗回报雨后的新晴。
《雨晴》是他前期的作品,具有明显的观察细致、描写生动的特征。 创作背景 公元1123年(宣和五年)陈与义担任了太学博士,受到了皇帝的器重,也许觉得自己可以施展才学,因而心情略有变化,面对夏末秋初,天气转晴,骤雨方歇,写下这首《雨晴》诗。
《雨晴·陈与义》原文与赏析
1、原文:《雨晴》宋代: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,纤云不动小滩横。墙头语鹊衣犹湿,楼外残雷气未平。尽取微凉供稳睡,急搜奇句报新晴。今宵绝胜无人共,卧看星河尽意明。
2、今夜这如此美妙的情境无人共享,便我一人也要尽兴卧看银河直到天明。赏析 这首七律描绘了酷暑雷雨过后的自然景象,抒发了诗人感受雨后新凉的舒畅喜悦的心情。 [5]首联、颈联都描绘雨晴的景象,首联写天空。
3、《雨晴》由宋代诗人陈与义于公元1123年(宣和五年)所作,通过描写雨过天晴的景象,表现诗人一时欣喜的情感。 名家点评: 清朝诗词评论家贺裳评曰:陈简斋诗以趣胜,不知正其着魔处,然俊气自不可掩。
雨晴陈与义翻译赏析
1、译文:雨过云开,西南的江面清平湛蓝,一抹微云横卧江上小滩一动不动。立在墙头的叽叽喳喳的鸟雀羽毛仍湿,楼外远处不时传来几声低沉的雷声。趁雷雨后的微凉睡个安稳的好觉,赶快吟几句奇诗回报雨后的新晴。
2、现代作家鹏鸣评曰:在陈与义许多抒写日常生活睛怀的诗篇中,常常可以看到既新颖精巧,又显得自然清丽的特点。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赵齐平评曰:经历了北宋灭亡后,陈与义的诗学习杜甫,转变为风格雄浑沉郁声调浏亮;对仗着重上下句之间气脉的内在联系。
3、趁雷雨后的微凉睡个安稳的好觉,赶快吟几句奇诗回报雨后的新晴。这么迷人夜晚可惜无人来共同享受,便我一人也要尽兴卧看银河直到天明。
4、作品原文雨晴雨前初见花间蕊,雨后全无叶底花。蜂蝶 纷纷过墙去,却疑春色在邻家。作品译文下雨之前鲜花初开可以看到花蕊,下雨之后绿叶中间 再也不见 鲜花。
5、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,纤云不动小滩横。墙头语鹊衣犹湿,楼外残雷气未平。尽取微凉供稳睡,急搜奇句报新晴。今宵绝胜无人共,卧看星河尽意明。此诗,《陈与义集》置《道山宿直》后。
今宵绝胜无人共,卧看星河尽意明上下两句是什么,出自
1、原文:《雨晴》宋代: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,纤云不动小滩横。墙头语鹊衣犹湿,楼外残雷气未平。尽取微凉供稳睡,急搜奇句报新晴。今宵绝胜无人共,卧看星河尽意明。
2、、今宵绝胜无人共,卧看星河尽意明。——陈与义《雨晴·天缺西南江面清》 6怅望千秋一洒泪,萧条异代不同时。——杜甫《咏怀古迹五首·其二》 6慷慨惟平生,俯仰独悲伤。
3、醉后忘却了水中的星辰只是倒影,清朗的梦中,我卧在天河上。 《雨晴》 宋代: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,纤云不动小滩横。墙头语鹊衣犹湿,楼外残雷气未平。 尽取微凉供稳睡,急搜奇句报新晴。今宵绝胜无人共,卧看星河尽意明。